第一、成本。做生意当然是以盈利为目的,无可厚非!像粮食、人工、水电、耗材这些就不用说了,我想说的是应该考虑到白酒有淡旺季的。
第二、加水鉴别。如果是纯酒精和纯粮食酒的鉴别没有问题。
第三、闻。如果你是嗅觉很灵敏或是国内顶级的品酒师没有问题,或者同上。
第四、醉后的身体反应。我对这个因素还没有足够的体验,如果是我认为的不好的酒,那我也不愿去醉。
我认为其实大家爱酒,是爱那种酒与身体丝丝入扣的结合;爱那种亲朋知己酣畅淋漓、把酒言欢的氛围;更爱中国白酒的传统文化。
对于白酒的文化,我并非想提什么酒厂宣传的白酒的历史、就哪个年代在哪个地方造酒,那是历史学家该干的事情。我想说的是在那个通讯时代还仅仅停留在带口讯、信封的年代的白酒文化。那时的夜晚是不是特别长?因为晚上都是油灯啊。夜晚时如此的寂静,星空是如此的美,虫鸣蛙叫是如此的悦耳,村子里每逢有人生大事,亲朋好友、左邻右里、乡里乡亲齐聚一堂。成年男子们会聚一桌,拿上碗,斟满酒,谈谈劳作,述述家常,开开玩笑,打打趣,偶尔女人们也会学着男人们斗斗酒。何其和睦!甚似天堂!没有现在酒桌上的贫富、高低、虚荣、攀比。
诚然!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让我们受益颇多,但也不应该以付出人生中美好的东西来获取。中国的传统白酒文化很像京剧!再不加以普及,就很有可能像京剧一样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了。现在的80、90后面临车贷、房贷、婚姻、事业的压力有时会选择洋酒、葡萄酒来抒缓自己的情绪,等到40岁左右才会慢慢的沉下心来静静的思考体味中国传统白酒的文化价值。
回忆回忆你父辈们喝白酒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在想想自己最近一次喝白酒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
标签: